古诗词文学网

卷二十六译文

○宇文述  宇文述,字伯通,代郡武川人。  他家本姓破野头,归鲜卑俟豆归奴役,后来随他家的主子姓宇文。  父亲宇文盛,北周上柱国。  宇文述小时就很骁勇,熟习弓马。  十一岁时,有个看相的对他说:“公子好生自爱,以后会位极人臣。”北周武帝时,因他父亲的军功,他开始当开府。  宇文述生性谦恭严密,北周的大冢宰宇文护,非常喜欢他。  让他以本官身份当自己的亲信。  到周武帝亲理万机时,召他任左宫伯,累功升任英果中大夫,赐他博陵郡公的爵位,不久改封为仆阳郡公。  隋高祖为北周丞相后,尉迟迥在相州造反,宇文述以行军总管的身份,率领三千步兵骑兵,随韦孝宽讨敌。  部队到了河阳,尉迟迥派部将李隽进攻怀州。  宇文述单独进攻李隽军,打败了他。  宇文述又和诸将一起,在永桥进攻尉迟惇,宇文述冲锋陷阵,俘虏了很多敌人。  在平定尉迟迥的战争中,宇文述每次作战都有战功,朝廷越级提拔他当上柱国,封他为褒国公,赐他缣帛三千匹。  开皇初年,授他右卫大将军。  在平定陈国的战争中,又让他以行军总管身份,率兵三万,从六合渡江。  当时,韩擒虎、贺若弼两军奔向丹阳,宇文述进据石头城,以互相声援。  陈后主被抓以后,萧瓛、萧岩占据东吴之地,拥兵拒守。  宇文述率领行军总管元契、张默言等部人马进讨,水陆并进。  落丛公燕荣率水军从海上赶到,也受宇文述指挥。  皇上下诏说:“你功勋很大,名望很高,忠心奉国,我早就知道。  金陵的贼人既已消灭,但吴州、会稽等地,在很远的东方,萧岩、萧瓛,都在那里。  你要率领部队,安抚那里,扬我国威,宣布教化。  凭着你的谋略,乘胜前进,就像风扫残云、电闪雷鸣一样,那里肯定会驯服。  如果不用干戈,那里的百姓能得到安宁,这才符合我的心意,也是你的大功。”陈国的永新侯陈君范从晋陵投奔萧瓛,并军合力。  看见宇文述的部队快到了,萧瓛害怕,树栅栏于晋陵城东,又断绝水道,留兵抵抗宇文述。  萧瓛从义兴到太湖,想掩袭宇文述。  宇文述攻破其栅栏,回兵打击萧瓛,大破萧军,斩了萧瓛的司马曹勒叉。  先头部队又攻下了吴州,萧瓛让余部保卫包山,燕荣打破了他的余部。  宇文述进兵到奉公埭,萧岩、陈君范等人,献出会稽请求投降。  宇文述同意了他们。  两个人捆着,站在路的左边,吴州、会稽全部平定。  宇文述因军功授一个儿子开府,赐缣帛三千段,授他安州总管。  当时晋王杨广镇守扬州,对宇文述很好,想宇文述贴近自己,因此奏请封他为寿州刺史总管。  晋王那时就有夺取太子之位的用意,向宇文述讨教,宇文述说:“皇太子早就失去了皇上的宠爱,他的美德不闻于天下。  大王您以仁孝著称,才能盖世,几经将领,很有大功。  皇上和内宫,都很爱您。  天下人都看着您大王。  但是废立是国家的大事,我处在他人的父子骨肉之间,实在不方便出谋划策。  但能改变皇上意愿的,只有杨素一个人罢了。  但为杨素出主意的,只有他的弟弟杨约。  我很了解杨约,请让我到京师去,与杨约相见,一起谋划废立的事。”晋王很高兴,准备了很多金宝,资助宇文述入关赴京。  宇文述几次请杨约,摆出很多宝物,与他喝得大醉,然后与他赌博,每次都假装不能赢,所带的金宝全都输给了他。  杨约得了很多金宝,稍稍谢谢宇文述。  宇文述乘机说:“这是晋王赐给我的,让我和你玩玩罢了。”杨约大惊说:“这是为什么呢?”宇文述就为晋王说明用意。  杨约同意晋王的说法,回去对杨素说了,杨素也听从。  于是杨素常与宇文述谋划这事。  晋王与宇文述感情更亲密,命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士及娶南阳公主,前后给宇文家的赏赐不计其数。  晋王为皇太子后,让宇文述任左卫率。  按老规矩,左卫率为四品官。  皇上因宇文述一向官高,于是把左卫率定为三品官。  他就是这样被看重。  炀帝继位后,授宇文述左卫大将军,改封他为许国公。  大业三年(607),加授他为开府仪同三司。  每年冬至日朝廷聚会,就给他一部鼓吹。  他随炀帝到榆林,当时,铁勒的契弊歌棱,打败了吐谷浑,吐谷浑部被打散,于是派使者来请求投降。  炀帝命令宇文述率兵驻扎在西平的临羌城,接受投降。  吐谷浑见宇文述拥有强兵,就不敢来投降,于是向西逃走。  宇文述率领鹰扬郎将梁元礼、张峻、崔师等,追赶他们,到了曼头城,攻占了它,斩首三千多级。  乘胜追到赤水城,又攻占了该城。  他们的余党逃到丘尼川驻扎,宇文述进击,大破吐谷浑,活捉他们的王公、尚书、将军二百人,前后俘虏他们的男女人口四千口,这才退兵。  吐谷浑国主往南逃到雪山,他的故地都空荡荡的。  炀帝很高兴。  次年,随炀帝巡幸西方,到了金山,登上燕支山,宇文述总是当侦察。  当时吐谷浑又进犯张掖,宇文述进兵打跑了他们。  回到江都宫,炀帝让宇文述和苏威一起,掌管选举,参预朝政。  当时,宇文述很显贵,他的委任虽与苏威相同,但与炀帝的感情则超过了他。  炀帝得到了远方的贡献和四季的食物,总是赐给宇文述。  到宇文述家去的宫中使者很多,相望于道。  宇文述很善于侍奉炀帝,一低头一抬头,一举手一投足,其举止总是很得体,皇宫中的宿卫都效仿他。  他又有巧思,凡是想装饰自己一下,其作法总是出人意料。  他几次把奇服异物献给宫廷,因此炀帝更喜欢他。  当时,宇文述显贵得宠,言无不听,势倾朝廷。  左卫将军张瑾与宇文述是同僚,曾经评议一些事情,张瑾的话稍不中他的意,他马上就怒目喝斥张瑾。  张瑾惧怕他而跑走。  文武百官没谁敢违逆他。  但他生性贪婪,知道人家有珍奇之物,一定要得到。  富商大贾和陇右诸胡人的子弟,宇文述都给他们一点恩惠,叫他们为“儿”。  因此,他们竞相赠送东西给他,他家的金宝堆积如山。  宇文述家后院里穿罗绮的几百人,家僮一千多,这些人都骑着好马,穿金佩玉。  宇文述的宠幸,当时无人可比。  到征讨高丽时,宇文述任扶余道的军将。  将出发时,炀帝对他说:“按礼,七十岁的人行军打仗,要带妇人同行。  你应该带上家人。  古时妇人不随军,那是说在战场上。  至于在军营里头,那没什么妨碍。  项羽带虞姬,就是故事。”宇文述与部队到了鸭绿江,粮食完了,商议想班师回朝。  诸将议论纷纷,宇文述又不知炀帝的用意。  刚好乙支文德到隋军大营来假装投降,宇文述先前和于仲文都得到了炀帝的密旨,让他们诱捕乙支文德。  后来又放了乙支文德,让他逃走,这事记载在《于仲文传》里。  宇文述心里不安,于是与诸将渡江追赶。  当时乙支文德见宇文述军多有饥饿之色,想拖垮宇文述的部队,因此每次一打就跑。  宇文述一天之中七战七捷,既仗着获胜,又因内部诸将议论所逼,于是就追敌,往东渡过萨水,离平壤只有三十里,就山扎营。  乙支文德又派使者来假装投降,请求宇文述说:“隋师如果班师,我们将把高元送到行宫去朝拜天子。”宇文述见部队疲劳,不可再战,加上平壤险固,难以力取,就明知其诈降也退兵。  部队半渡,贼人进攻后部,于是隋军溃败,无法禁止。  官军败绩,一天一夜,跑到鸭绿江,行军四百五十里。  起初,到辽东的隋军有三十万五千人,回到辽东城时,只剩二千七百人。  炀帝震怒,把宇文述等人交给司法部门处置。  到东都后,将宇文述除名,让他当老百姓。  次年,炀帝讨伐辽东,恢复宇文述的官爵,待之如初。  他随炀帝到了辽东,和将军杨义臣率兵又到鸭绿江。  碰上杨玄感作乱,炀帝召宇文述班师,让他赶赴河阳,调动各郡士兵以讨伐杨玄感。  当时杨玄感逼近东都,听说宇文述的部队快到了,害怕而西逃,将要夺取关中。  宇文述与刑部尚书卫玄、左御卫将军来护儿、武卫将军屈突通等跟踪追击,追到阌乡的皇天原,赶上了杨玄感。  宇文述与来护儿在杨军前面摆开阵势,派屈突通用奇兵袭击他的背后,大破杨军,于是杀了杨玄感,把首级送到行宫。  炀帝赐他布帛几千段。  他又随炀帝东征,到怀远而回来。  突厥人包围雁门,炀帝惧怕。  宇文述请求突围出去。  樊子盖死劝,炀帝才作罢。  解围后,炀帝到了太原,大臣们多劝炀帝回京,炀帝面有为难之色。  宇文述因便上奏说:“随行官员的妻子儿女多在东都,就顺便向洛阳去吧,从潼关回长安就可以了。”炀帝听了他的话。  这年,炀帝到了东都。  宇文述又察颜观色,劝炀帝到江都去,炀帝很高兴。  宇文述在江都生病,去看望他的宫中使者,络绎不绝,相望于道。  炀帝想亲自去看他,群臣苦劝才作罢。  于是派司宫魏氏问宇文述说:“如一定要说什么,你想说什么?”宇文述的两个儿子宇文化及、宇文智及,当时都因犯罪而呆在家里,宇文述因此上奏说:“化及是我的长子,很早就到晋王府第做事,望陛下可怜可怜他。”炀帝听了,泫然落泪说:“我不会忘记的。”他去世后,炀帝为此不上朝,追赠他为司徒、尚书令、十郡太守,另赐持班剑者四十人,鍂车京车,前后部的鼓吹。  谥号叫“恭”。  炀帝让黄门侍郎裴矩,以太牢之礼祭之,又让鸿胪监护丧事。  他儿子宇文化及,另外有传。  云定兴,是个附会宇文述的人。  起初云定兴的姑娘当皇太子杨勇的昭训,杨勇被废太子之位后,他女儿被除名,配给少府。  云定兴先得到女儿昭训的明珠络帐,私下送给宇文述,从此后几次一起游玩。  云定兴每到逢年过节,都有东西送给宇文述,并用音乐作手段贴近宇文述。  宇文述一向爱穿奇服,炫耀给人家看。  云定兴就为他特制马鞍垫子,在后角上缺一块三寸见方大小,以露出白色。  那些轻薄之徒竞相仿效,叫做“许公缺势”。  又,遇到天气寒冷,云定兴说:“您老人家到宫中值夜班,耳朵一定很冷。”宇文述说:“是啊。”云定兴就特制衤夹头巾,让宇文述护住耳朵。  轻薄之徒又效仿他,叫做什么“许公衤白势”。  宇文述很高兴,说:“云兄所做,必能变俗。  我听说有的人做的事值得效法,果然不假。”后来炀帝将要进攻周边的夷人,大造兵器,宇文述推荐云定兴,皇上就下令,让少府工匠都听他调度。  宇文述想为他求官,对他说:“你所监制的兵器,都合乎皇上的心,但不得当官,是因为长宁兄弟还没有死。”云定兴说:“这些没用的东西,何不劝皇上杀了他们?”宇文述因此上奏说:“房陵王的儿子们都已长大了。  如今正欲兴兵征讨,若让他们随皇上,那么管束他们又很难;如把他们留在哪个地方,又怕不好。  进退无用,请早作处理。”炀帝从其计,因此毒死长宁,又将他以下的七个弟弟分别流放岭南,另派人在路上全部杀死他们。  大业五年(609),大阅兵,炀帝称赞甲仗很好。  宇文述说:“这都是云定兴的功劳。”炀帝就提拔他当少府丞。  不久,他又代替何稠当少监,转任卫尉少卿,后升任左御卫将军,仍兼管少府之事。  大业十一年(615),授云定兴左屯卫大将军。  凡是宇文述所推荐的,都当了大官。  赵行枢以太常乐户的身份,家产数以亿计。  宇文述称他为儿,受了他很多贿赂。  宇文述就说他骁勇,他就当了折冲郎将。 ○郭衍  郭衍字彦文,自称是太原介休人。  父亲郭崇,以舍人身份随魏武帝入关,其后官至侍中。  郭衍小时就很骁勇,善于骑马射箭。  北周陈王宇文纯引之为左右,累功升至大都督。  当时北齐未平,郭衍奉诏到天水募集人马,以镇守东边,得以迁徙一千多家,住在陕城。  拜授使持节、车骑大将军、仪同三司。  每有贼人到,他就率领人马抵抗,一年中几次告捷,颇为北齐人所惧怕。  陈王宇文纯更加亲近他。  建德中(572~577),北周武帝出京巡幸云阳,郭衍在行在所拜谒皇上。  当时正议论讨伐北齐,郭衍请求当前锋。  攻打河阴城,授他仪同大将军。  周武帝包围晋州,担心北齐兵来援,令郭衍随陈王宇文纯守千里径。  他又随周武帝在晋州与齐后主大战,追击齐军到高壁,打败齐军。  又随皇上平定并州,因功加授开府,封为武强县公,食邑一千二百户,赐姓叱罗氏。  宣政元年(578),任右中军熊渠中大夫。  尉迟迥作乱时,郭衍随韦孝宽到武陟作战,进而在相州作战。  此前,尉迟迥派弟弟之子尉迟勤为青州总管,率青州、齐州的部队来帮助尉迟迥。  尉迟迥失败后,尉迟勤与尉迟迥的儿子尉迟..、尉迟..等人,想东奔青州。  郭衍率精兵一千追击并打破敌军,在阵前活捉尉迟..。  尉迟勤于是逃走,而尉迟..也逃跑了。  郭衍到济州,占据其城,又在济北攻击贼人的余党,几战而破之,将贼首抓送京师。  朝廷越级提拔他当上柱国,封他为武山郡公,赏他布帛七千段。  他又密劝隋高祖杀北周诸王,早点让北周禅让,因此大被亲近。  开皇元年(581),皇上让郭衍恢复郭姓。  突厥进犯边塞,以郭衍为行军总管,领兵驻扎在平凉。  几年之中,突厥人都不敢进犯。  调他当开漕渠大监。  他率领水工,凿渠引渭水,经大兴城北,东到潼关,漕运四百多里,关内依赖它,把它叫作“富民渠”。  开皇五年(585),授他瀛州刺史。  遇上秋日发水,所属各县多遭水淹,老百姓都爬上高树,依托大坟。  郭衍亲自准备船筏,并备粮食,拯救百姓,百姓多被救起。  郭衍先开官仓赈灾,以后才上奏朝廷。  皇上非常赞赏,选调他当朔州总管。  朔州辖有恒安镇,北接蕃境,常要转运东西去。  郭衍于是选些肥沃的地方,开始屯田,一年富余一万多石粮食,百姓免去了转运之苦。  他又修筑桑乾镇,都符合皇上旨意。  开皇十年(590),他随晋王杨广出镇扬州。  遇上江南造反,命郭衍任总管,率精兵万人先住京口。  在贵洲南,与反贼交战,打败反贼,活捉贼帅,得了很多船只粮食,以补充部队。  他于是又讨伐东阳、永嘉、宣城、黟、歙等洞,都削平了他们。  授他为蒋州刺史。  郭衍对下很骄横,对上讨好谄媚。  晋王杨广很喜欢亲近他,饮宴、赏赐都很多。  升任洪州总管。  晋王有夺取太子之位的计谋,把郭衍当心腹,派宇文述告诉他这一计谋。  郭衍大喜,说:“若所谋之事成,自可为皇太子。  如不成,也要占据淮海,恢复梁国、陈国的旧地。  那时我也是副君家里的酒客,谁又奈得我何?”晋王因此召来郭衍,偷偷地一起商议。  又怕别人怀疑他们无故来往,就假托说,郭衍的妻子得了瘿病,萧王妃有办法治疗。  把这些报告高祖,高祖听任郭衍和他的妻子去江都,这么来来往往,无所节制。  郭衍又谎称桂州的俚人造反,晋王于是奏请朝廷让郭衍发兵讨“敌”,因此大造武器军帐,偷偷地养了很多士卒。  晋王入京当太子后,调他当了左监门率,转任左宗卫率。  高祖在仁寿宫将死,太子杨广与杨素篡改遗诏,让郭衍、宇文述率领东宫卫兵,靠近上台站岗,门禁全由他们掌握。  高祖去世后,汉王造反,而京城空虚,杨广让郭衍飞速回去,领兵防守。  大业元年(605),授郭衍左武卫大将军。  炀帝巡幸江都,令郭衍统领左军,改授他光禄大夫。  他又随炀帝征讨吐谷浑,出金山道,招纳降民二万多户。  郭衍能揣摸炀帝的意图,阿谀奉承,顺从旨意。  炀帝常对人说:“只有郭衍,心与我同。”他又曾劝炀帝自己行乐,五天一上朝,不要像高祖那样白白地劳累。  炀帝听了他的话,越发夸他孝顺。  当初,新的政令推行,郭衍的爵禄按通例被废除。  大业六年(610),因他得到宠幸,而被封为真定侯。  七年,随炀帝到江都,死了。  炀帝追赠他左卫大将军,赐予很多,谥号叫“襄”。  长子郭臻,任武牙郎将。  次子郭嗣本,任孝昌县令。
Copyright © 2022 古诗词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.
京ICP备1400731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