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词文学网

地战解析

  本篇以《地战》为题,旨在从战略的高度进一步阐述地理条件与战争实践的关系,揭示充分利用有利地形乃是实现“以寡敌众,以弱胜强”的重要条件。它认为,战争指导者仅仅从兵力对比上知道敌人可以打和自己能够打,这仅有一半胜利的可能性,而只有知道敌人可以打和自己能够打,同时又能得“地利之助”,即充分利用了有利地形条件时,才有取得作战全胜的把握性。战争总是在一定的空间进行的,换言之,空间则是战争赖以进行的载体。因此,任何战争无一不受地理条件的影响。本篇再次强调“地利之助”对作战胜负的重要性,这无疑是十分正确的。得“地利”者得胜利,失“地利”者遭失败,这在战争的历史上是不乏其例的。十六国时期,南燕主慕容超因主动放弃险要地形而终于败亡于东晋的事实,就是一个失“地利”者遭失败的典型战例。东晋义熙五年(公元409年)四月,晋安帝派遣大将刘裕率兵十万北攻南燕,仅用八个月就灭亡了南燕。南燕的败亡,除了政治上的腐败和内部不团结等原因外,在战略指导上犯了弃险不守、纵敌深入的错误,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。它从反面说明了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条件对赢得战争胜利的重要作用,这是战争指导者不可疏忽的大问题。晋军北进,必经大岘山险要地带。据明清之际著名学者顾祖禹《读史方舆纪要》载称:大岘山位于今山东临朐县东南一百五十里,山势十分险峻,山高七十余丈,周围二十里,其上有穆陵关,路狭仅容一车通过,素有“齐南天险”之称。显而易见,这里无疑是南燕抗御东晋军北进的战略要地。如果南燕皇帝慕容超能够倾听并采纳将军公孙五楼所提建议的上策,以兵扼守大岘山,不仅可以阻止晋军长驱北进,而且运用持久疲敌的战法,还有伺机反攻取胜的可能。但是,慕容超刚愎自用,一意孤行,有险不守,纵敌深入,最后落得个国破身亡的可悲下场。

Copyright © 2022 古诗词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.
京ICP备14007314号